简介

五代:从围殴黄巢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2章 小弟不好当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事实证明朱温还是有瞧不起人的资本的,他现在兵强马壮,对付王珂这样的小角色确实是手到擒来。

张存敬和侯言两个也是有头脑的,他们带兵出含山,先是一鼓作气攻破了晋、绛二州,派遣大军驻守,阻断了河东李克用与河中的联系,这样一来就不怕李克用的黑鸦军来捣乱了,下一步可以放开手脚好好地欺负王珂。

梁兵迅速合围河中,王珂急出了一身冷汗,立马让妻子写信给李克用,妻子(李克用之女)在信中说道:

“父王啊,朱温这狗贼来打我了,打得还很急,朝夕之间就要破城,你怎么忍心不来救我呢。”

李克用回信说:“儿啊,我不是不来救你,路被朱温那狗贼给堵上了,我过不来啊。再说了,就算能过来,我现在也打不过朱温啊,事已至此,你还是和自家相公说一声,投降了朝廷吧。”

李克用的意思是投降了朝廷就有了块金字招牌,他朱温总不能打朝廷吧。

说实话,朝廷不朝廷的在朱温那里真的没啥区别。李克用是有底线的人,而朱温是没有底线的。

王珂一看,岳父大人都指望不上,还能指望谁呢。

有一个人还能指望一下,倒不是因为王珂和对方关系有多么好,而是因为现在两个人处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上,说白了就是唇亡齿寒。

这个人就是凤翔的李茂贞。

王珂给李茂贞去了一封信:“朱温野心很大,他的目标肯定不止我河中,如果我先完了,下一个肯定是你,所以还是希望老哥能够联系华州的韩建,一起出潼关来救救我,救我就是救你自己啊!”

此信一去,如石沉大海,杳无音信。李茂贞既没有回信,也没有出兵,大玩了一把深沉。

深沉的李茂贞不是不知道里边的厉害关系,只是他还对朱温存有一丝幻想,幻想着对方打完河中后挥军向北,再去打李克用的河东,这样一来不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吗,何必再冒险出兵呢。

更何况即便朱温打完河中后真的西进攻打关中,前面还有一个潼关呢,潼关天险,一时半会儿应该破不了吧,即便潼关破了,后面还有韩建的华州,华州之后还有长安的皇上,再往后才是自己的凤翔,隔着老远呢,何必杞人忧天呢。

这就像二战时英法两国的做法,幻想着德国法西斯打完波兰后直接挥军东进,去攻打苏联,然后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,把法西斯和共产主义这两个祸患一齐解决掉。

抱着这样的想法,英法两国对波兰见死不救,然而当德国占领波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掉头向西进军,闪击法国,随后一个月后法国灭亡,再往后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,英国伦敦被炸成废墟。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李茂贞、韩建现在的见死不救,最终也会在不久之后吞下自己种下的恶果。

现在的王珂可谓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没办法了,跑了吧。

王珂最终听从了岳父李克用的建议,在黄河备下大船,打算带着家眷去长安投奔唐昭宗李晔。

后路备下了,王珂一时半会儿还没有下定决心走。

这一天夜里,王珂登上城墙检查守城部队情况,王珂在现场说了一大通,守城军将都不吭声,更不服从指挥,军心已变,这是军队哗变的前奏。

同样的情况,当年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也遇到过,结果这位孟老兄夜里就服毒自尽了。

王珂不是孟方立,但他十分恐惧,吓得夜里睡不着觉。

恰在此时,牙将刘训到王珂府中去汇报工作,王珂吓得魂飞魄散,心想这么快就造反了吗,壮着胆子呵斥刘训道:

“深夜来此,你想造反不成!”

刘训一听,心想我是来汇报工作的,你这么激动做什么,转念一想就回过味儿来,随即原路返回,脱光上衣,光着膀子让手下人把自己捆了,然后又跑到王珂这里来说道:

“大人您如果怀疑我,就砍断我一条手臂!”

王珂一看,误会人家了,感觉怪不好意思的,连忙转移话题:“事态紧急,我该怎么办呢!”

刘训说:“大人您若是夜里出逃,人心肯定大乱,到时候乱兵争舟,您就危险了。不如等到明天向士兵们宣布坚守城池,愿留的留下,愿走的凭他们自愿,如果留下的人超过一半,这城就还能守,如若不然,干脆投降朱温,然后再从长计议。”

刘训说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也是当时能够提供的最优解决方案,得到王珂认可,随后执行。

结果明天城内军兵一听说主帅要坚守城池,顿生怨望,散去大半。王珂见事不可为,登城向城外梁兵大呼:

“让你们主帅来答话!”

城下一听,这是要投降的节奏啊,那就快把主帅请出来吧。然后张存敬就出来了。

王珂对张存敬说:“我要投降,但是你级别不够,让我表哥来。”

张存敬说:“谁是你表哥?”

王珂:“混账东西,我家与梁王(朱温当时已封梁王)有旧,他曾经认我父亲(王重荣)为舅,我和他可不就是表亲嘛,叫他一声表哥有毛病没?”

张存敬:“没毛病,绝对没毛病!”

心想有毛病也是你们有毛病,关我毛线事,还是赶快去报告要紧。然后快马加鞭,派人去向朱温汇报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五代:从围殴黄巢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shuchongxiaoshuo.com)五代:从围殴黄巢开始书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