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千金谋势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0章 废黜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善王立即反对:“皇上,且不可让皇后回宫!”

李复书挑了挑眉:“怎么,善王不敢让太医们给皇后诊治?”

因他心中信任赵学尔,而善王却在朝堂上严辞抨击赵学尔,使得李复书对善王十分反感,所以他此时才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善王的心意。

善王慌忙辩解:“臣不是不敢让太医们给皇后诊治,而是皇后染了时疫,一旦回宫,令宫中时疫蔓延,必然危及皇上啊!”

李复书怔了怔,没想到善王不让赵学尔回宫,竟然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。

思及方才对善王恶意的揣测,只觉得心中十分愧疚。

他咳嗽了两声以掩饰尴尬,才温声道:“若不是去桑田举行亲蚕礼,皇后连皇宫都没有出过,更别提会与患时疫之症的病人接触了。宫中和桑田之前都没听说过有人患时疫之症,我相信皇后也没有得时疫,也许只是跟去的太医诊治错了。”

善王道: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否则一旦时疫在宫中蔓延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李复书听善王这么一说,想起宫中不止他一人,还有太上皇、太后和皇嗣,一旦赵学尔真的得了时疫,再把时疫带回宫中,确实危害甚大。

于是便不再强求赵学尔回宫,只道:“那就派两个医术高明的太医去桑田,查清皇后究竟是染了什么病,务必要治好皇后的病症,确保皇后的安危。”

善王和众位大臣们对李复书的安排没有异议。

下了朝以后,李复书特意把李复礼和李复政两兄弟叫去安仁殿。

三人坐定之后,李复书也不与他们绕弯子,直接问道:“你们最近可有发现善王有什么异动?”

之前从未听说过善王对赵学尔有什么不满,今日却突然借潜州的水灾和时疫之事发难赵学尔,李复书深觉此事实在可疑。

想着李复礼、李复政两兄弟与善王同为皇室宗亲,且在宫外的时日比他要多得多,便想找他们来打听打听。

李复礼和李复政对视一眼,都知道李复书之所以会这么问他们,是因为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。

两个人仔细地回想了一番,都没有发现善王最近有什么异常。

李复书又问道:“那今日之事,你们有什么看法?”

李复礼想了想,还是据实以答:“潜州突发水灾和时疫,竟然还牵连了皇后,这件事情实在可疑。但更让我奇怪的是,善王为什么会突然向皇后发难。”

李复政也点了点头道:“善王的举动确实可疑。若说其他人抨击皇后,是因为不满皇后提议陛下推行恩荫制度和爵位继承制度的改革,借打压皇后来逼迫皇上终止改革,倒还情有可原。可善王先时并没有反对改革之事,而皇后议论朝政也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。为何先时从未听说过他对皇后不满,如今却突然借潜州的水灾和时疫之事发难皇后?”

虽然李复书没有明着对外说,改革之事是赵学尔的提议。

但赵学尔在给李复书献策之前,曾经多次派如鱼去政事堂向大臣们请教朝政之事,所以赵学尔过问朝政,并且向李复书献策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。

只不过南唐刚刚经历了三十年的太后执政,又有康宁公主曾经辅佐太上皇理政,所以大家都对后宫干政之事比较包容。

但今日朝臣们在为政殿上的言论,却对赵学尔十分不利。

不仅如此,他们还连带着抨击了赵学尔提出的治国策略,以及恩荫制度和爵位继承制度的改革。

若是细心观察,便能够发现,打压赵学尔最厉害的人,基本上都是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人。

李复书、李复礼和李复政三兄弟都是聪明人,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。

他们心知那些朝臣们之所以会附和善王,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付赵学尔,而是借此回击李复书的改革运动。

这些人的心思,他们都能够看懂。

只是善王的心思,却是让他们没有看明白。

三兄弟都想不明白的事情,便只能等傅卫查清了潜州爆发水灾和时疫的原因再说。

桑田那边,不为拿了赵学尔的亲笔信,带了面纱,且浑身用斗篷裹着,牵了匹马准备出桑田。

谁知她竟然被李寒的人给拦了下来。

不为十分生气地道:“我奉皇后之命回京都,你们竟然也敢拦着?”

谁知那阻拦的侍卫竟道:“我们奉寒将军之命,任何人都不可出入桑田。”

不为害怕耽搁了赵学尔的事情,心中着急,不由得大声喝道:“你们究竟是听寒将军之命,还是听皇后之命!?”

皇后和将军,究竟孰高孰低,不为以为他们自会分辩。

谁知那侍卫仍然坚决地道:“羽林军素来听军令行事。寒将军说不许任何人出去,我们便不能放任何一个人出去。姑娘若是想出桑田,自去找寒将军便是。”

不为见这些人如论如何也不肯放她出去,而且他们人数众多,若是硬闯,恐怕自己打他们不过,便恨恨地回去找李寒了。

她找到李寒,说明了自己的来意。

谁知李寒竟然跟拦着她的侍卫一样不通情理,不让她出去。

这一来一去,已经耽搁多时,而且若是李寒坚决不放行,她就当真出不去了。

不为这下真的急了,怒吼道:“李寒,桑田是皇后让你封的,现在我奉皇后之命出去,怎么你竟然连我也要拦?”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千金谋势请大家收藏:(m.shuchongxiaoshuo.com)千金谋势书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